光面爆破
光面爆破
光面爆破是先爆除主體開挖部位的巖體,然后再起爆布置在設計輪廓線上的周邊孔藥包,將光爆層炸除,形成一個平整的開挖面,是通過正確選擇爆破參數(shù)和合理的施工方法,達到爆后壁面平整規(guī)則、輪廓線符合設計要求的一種控制爆破技術。隧道全斷開挖光面爆破,是應用光面爆破技術,對隧道實施全斷面一次開挖的一種施工方法。它與傳統(tǒng)的爆破法相比,最顯著的優(yōu)點是能有效地控制周邊眼炸藥的爆破作用,從而減少對圍巖的擾動,保持圍巖的穩(wěn)定,確保施工安全,同時,又能減少超、欠挖,提高工程質量和進度。
http:///
一、 光面爆破作用原理
光面爆破的破巖機理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,目前仍在探索之中。盡管在理論上還不甚成熟,但在定性分析方面已有共識。一般認為,炸藥起爆時,對巖體產(chǎn)生兩種效應;二是爆炸氣體膨脹做功所起的作用。光面爆破是周邊眼同時起爆,各炮眼的沖擊波向其四周作徑向傳播,相鄰炮眼的沖擊相遇,則產(chǎn)生應力波的疊加,并產(chǎn)生切向拉力,拉力的最大值發(fā)生在相鄰炮眼中心連線的中點,當巖體的極限抗拉強度小于此拉力時,巖體便被拉裂,在炮眼中心連線上形成裂縫,隨后,爆炸氣的膨脹合裂縫進一步擴展,形成平整的爆裂面。
二、 光面爆破的技術要點
要使光面爆破取得良好效果,一般需掌握以下技術要點:
1、根據(jù)圍巖特點,合理選定周邊眼的間距和最小抵抗線,盡最大努力提高鉆眼質量。
2、嚴格控制周邊眼的裝藥量,盡可能將藥量沿眼長均勻分布。
3、周邊眼宜使用小直徑藥卷和低猛度、低爆速的炸藥。為滿足裝結構要求,可借助導爆索(傳爆線)來實現(xiàn)空氣間隔裝藥。
4、采用毫秒微差有序起爆。要安排好開挖程序,使光面爆破具有良好的臨空面。
更多內容請訪問久久建筑網(wǎng)
5、邊孔直徑小于等于50mm。
三、預裂爆破和光面爆破
為保證保留巖體按設計輪廓面成型并防止圍巖破壞,須采用輪廓控制爆破技術。常用的輪廓控制爆破技術包括預裂爆破和光面爆破。所謂預裂爆破,就是首先起爆布置在設計輪廓線上的預裂爆破孔藥包,形成一條沿設計輪廓線貫穿的裂縫,再在該人工裂縫的屏蔽下進行主體開挖部位的爆破,保證保留巖體免遭破壞;光面
爆破是先爆除主體開挖部位的巖體,然后再起爆布置在設計輪廓線上的周邊孔藥包,將光爆層炸除,形成一個平整的開挖面。
預裂爆破和光面爆破在壩基、邊坡和地下洞室?guī)r體開挖中獲得了廣泛應用。
1、成縫機理
預裂爆破和光面爆破都要求沿設計輪廓產(chǎn)生規(guī)整的爆生裂縫面,兩者成縫機理基本一致。現(xiàn)以預裂縫為例論述它們的成縫機理。
預裂爆破采用不耦合裝藥結構,其特征是藥包和孔壁間有環(huán)狀空氣間隔層,該空氣間隔層的存在削減了作用在孔壁上的爆炸壓力峰值。因為巖石動抗壓強度遠大于抗拉強度,因此可以控制削減后的爆壓不致使孔壁產(chǎn)生明顯的壓縮破壞,但切向拉應力能使炮孔四周產(chǎn)生徑向裂紋。加之孔與孔間彼此的聚能作用,使孔間連線產(chǎn)生應力集中,孔壁連線上的初始裂紋進一步發(fā)展,而滯后的高壓氣體的準靜態(tài)作用,使沿縫產(chǎn)生氣刃劈裂作用,使周邊孔間連線上的裂紋全部貫通成縫。
2、質量控制標準
(1)開挖壁面巖石的完整性用巖壁上炮孔痕跡率來衡量,炮孔痕跡率也稱半孔率,為開挖壁面上的炮孔痕跡總長與炮孔總長的百分比率。在水電部門,對節(jié)理裂隙極發(fā)育的巖體,一般應使炮孔痕跡率達到10%~50%;節(jié)理裂隙中等發(fā)育者應達50%~80%;節(jié)理裂隙不發(fā)育者應達80%以上。圍巖壁面不應有明顯的爆生裂隙。
(2)圍巖壁面不平整度(又稱起伏差)的允許值為±15cm。
(3)在臨空面上,預裂縫寬度一般不宜小于1cm。實踐表明,對軟巖(如葛洲壩工程的粉砂巖),預裂縫寬度可達2cm以上,而且只有達到2cm以上時,才能起到有效的隔震作用;但對堅硬巖石,預裂縫寬度難以達到1cm。東江工程的花崗巖預裂縫寬僅6 mm,仍可起到有效隔震作用。地下工程預裂縫寬度比露天工程小得多,一般僅達0.3~0.5cm。因此,預裂縫的寬度標準與巖性及工程部位有關,應通過現(xiàn)場試驗最終確定。
影響輪廓爆破質量的因素,除爆破參數(shù)外,主要依賴于地質條件和鉆孔精度。這是因為爆生裂縫極易沿巖體原生裂隙、節(jié)理發(fā)展,而鉆孔精度則是保證周邊控爆質量的先決條件。
3、參數(shù)設計
預裂爆破和光面爆破的參數(shù)設計一般采用工程類比法,并通過現(xiàn)場試驗最終確定。
(1)預裂爆破參數(shù)
①孔徑:明挖工程為7 0~165mm;隧洞開挖為40~90mm;大型地下廠房為50~110mm。
②孔距:與巖石特性、炸藥性質、裝藥情況、開挖壁面平整度要求和孔徑大小有關。孔距一般為孔徑的7~12倍。爆破質量要求高、巖質軟弱、裂隙發(fā)育者取小值。 ③裝藥不偶合系數(shù):不偶合系數(shù)指炮孔半徑與藥卷半徑的比值,為防止炮孔壁的破壞,該值一般取2~5。
④線裝藥密度:線裝藥密度是單位長度炮孔的平均裝藥量。影響預裂爆破參數(shù)的因素復雜,很難從理論上推導出嚴格的計算公式,以經(jīng)驗公式為主。隨巖性不同,預裂爆破的線裝藥密度一般為200~500g/m。為克服巖石對孔底的夾制作用,孔底段應加大線裝藥密度到2~5倍。
(2)光面爆破參數(shù)
①光面爆破層厚度:即最小抵抗線的大小,一般為炮孔直徑的10~20倍,巖質軟弱、裂隙發(fā)育者取小值。
②孔距:一般為光面爆破層厚度的0.75~0.90倍,巖質軟弱、裂隙發(fā)育者取小值。 ③鉆孔直徑及裝藥不偶合系數(shù):參照預裂爆破選用。
④線裝藥密度Qx:一般按照松動爆破藥量計算公式確定。
4、裝藥結構與起爆
(1)裝藥結構
①堵塞段:堵塞段的作用是延長爆生氣體的作用時間,且保證孔口段只產(chǎn)生裂縫而不出現(xiàn)爆破漏斗,對深孔爆破該段長一般取0.5~1.5m。
②孔底加強段:段長大體等于堵塞段。由于孔底受巖石夾持作用,故需用較大的線裝藥密度。
③均勻裝藥段 該段一般為軸向間隔不偶合裝藥,并要求沿孔軸線方向均勻分布。軸向間隔裝藥須用導爆索串聯(lián)各藥卷起爆。為保證孔壁不被粉碎,藥卷應盡量置于孔的中心。國外一般用炮孔中心定位器定位,國內一般是將藥卷及導爆索綁于竹片進行藥卷定位。
(2)起爆
為保證同時起爆,預裂爆破和光面爆破一般都用導爆索起爆,并通常采用分段并聯(lián)法。
由于光面爆破孔是最后起爆,導爆索有可能遭受超前破壞。為保證周邊孔準爆,對光面爆破孔可采用高段延期雷管與導爆索的雙重起爆法。預裂孔若與主爆區(qū)炮孔組成同一網(wǎng)路起爆,則預裂孔應超前第一排主爆孔75~100ms起爆。
附:光面爆破施工工藝流程圖